华人创业在硅谷:遭遇天花板 纷纷选择回国
虽然中国资本能提供充裕快速的资金,但他们却很难带来美国市场的投后服务,更多的是资金帮助。而要在美国市场增长,获取主流VC的支持必不可少。但在这一方面,却是很多中国创业者的一大挑战。贾石琏认为,在硅谷的中国创业者还面临着一个文化的问题,很多人依旧在中国人的圈子里打转。拿了中国VC的钱,做着做着就回国去发展了。
融合邮件和即时通讯的MailTime(国内称为:简信)市场负责人盛以宣对这方面深有体会。“我们见过一些顶尖的美国VC,但都拒绝了我们,因为我们是一家中国团队。我们见过很多国内VC,但他们都希望我们回国发展,也谈到了美国VC不会投我们团队。虽然我们的确遭遇了难以打动美国VC的问题,但我们并不会放弃,只要产品发展起来,一样可以打消他们的顾虑。”
韩璧丞也认为,具有技术优势的创业项目还是可以打动美国投资者。虽然他们也取得了很多美国投资者的信任,但由于入账速度的原因,他们下一轮融资会主要拿中国资本的钱。不过,只要有技术优势,未来肯定会获取美国VC的支持。
一位不愿具名的硅谷华人投资者透露,现在很多在硅谷的华人创业公司都是留学生创办的,他们并没有真正融入美国文化。“我见到很多华人创业者在Demo Day上的表现,依旧存在着表现力不足的问题;在回答美国投资人的问题时,存在着回避核心以及缺乏自信的现象。这也是很多美国主流VC对中国创业团队犹豫的关键原因。”你都不能面对面打动投资者,怎么去征服美国市场?”
美国还是回中国
关于为什么要来美国创业的问题。盛以宣提出了一条重要原因:“至少对我们来说,在美国更容易迎来发展的机会。或者说,电子邮件相关应用或许更适合美国拓展,因为腾讯与网易邮箱都不会对第三方开放直接授权,甚至会阻挠用户使用我们的产品。而美国虽然谷歌、Facebook、微软等大公司占据了邮箱和即时通讯市场的主要份额,但并不会采用各种手段压制创业公司增长。”
实际上,简信团队就是来自即时通讯应用TalkBox。由于难以与微信竞争,他们一年前从中国转移到旧金山打造这个新的项目。谈起国内市场,简信团队有着很多槽点。“腾讯曾经想收购TalkBox,拿走了源代码之后又表示放弃,微信很快加入了语音功能。”
来到美国之后,简信经历了初期的拓展障碍后,连续参加了TechCrunch的创业竞赛,并因此获得了《华尔街日报》、《福布斯》等主流媒体的报道,简信目前有100万用户,成功进入了硅谷知名孵化器YC的下一期训练营。“相信进入YC之后,可以带来更多的美国VC投资。硅谷正在更加多元化。”盛以宣说。
如何赢得主流媒体关注,获得美国用户欢迎,对于一些社交领域的创业公司来说,的确是一个成功与否的门槛。
硅谷资深创业者和投资者陈怀临曾经对新浪科技透露,中国人在美国创业的确面临着一个天花板;尤其是像TechCrunch这样在创业领域拥有重要话语权的媒体,中国创业者并不容易打动他们。
然而,很多在美国的华人创业者也并没有忽视国内市场,要么选择了“硅谷+中国”的业务布局,要么直接回国发展。韩璧丞对新浪科技称,虽然他们技术团地来自哈佛脑科中心,作为留学生并不熟悉中国市场,但他们还是打算中国美国市场同时推进。相对于美国,高科技设备在中国市场的拓展难度要小一点。
斯坦福毕业生刘自鸿创办的柔宇科技在创办三年内就估值突破10亿美元,是近年来罕见的华人创业明星。他们的柔性AMOLED显示屏有望改变未来消费电子行业的一大核心体验。柔宇科技同样采用了硅谷+深圳的双轨结构。突破性技术使得他们在深圳成为了技术创新明星,得到了包括国务院副总理、发改委主任、广东省省长的关注与视察。
面临着中国市场巨大的创业空间诱惑,更多在硅谷的华人创业者选择直接回国。一位苹果的中国工程师今年刚拿到绿卡,就迫不及待地筹备回国创业,计划打造一个精品跨境电商与导购平台。“华人工程师在硅谷大公司都面临着天花板问题,很难有继续晋升的空间。要创业那当然回国的机会更大”。由于尚未从苹果离职,他不愿透露姓名。
为了创业机遇,如今的中国工程师甚至不会像前辈那样等待绿卡到手,而显得更加坚决果断。去年硅谷西部数据工程师李一帆带着几位朋友回国创办了禾赛科技,他们的气体分析仪可以高精度快速分析各种污染物,尤其适用于国内污染地区以及工业设施。
2. 本站积分货币获取途径以及用途的解读,想在本站混的好,请务必认真阅读!
3. 本站强烈打击盗版/破解等有损他人权益和违法作为,请各位会员支持正版!
图片列表 >华人创业在硅谷:遭遇天花板 纷纷选择回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