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卖煎饼的黄太吉,凭什么拿下1.8亿融资?
10月8日,餐饮O2O平台黄太吉宣布1.8亿元B轮投资,由盛景网联、香港家族基金投资人陈坤亮、吴焯民领投、分享投资等A轮投资人跟投,投中资本为此次融资的独家财务顾问投行。
创立至今,黄太吉在三年间历经三次转型,由“中式麦当劳”转型为“品类品牌快餐产品垂直外卖平台”,目前主打产品为煎饼果子,此外旗下还有来得吉(餐饮成品及半成品外卖配送)、大黄蜂(时尚风格火锅店)、牛炖先生(炖菜快餐)等。
作为A轮就投资黄太吉的盛景网联,本次再次参与投资,其合伙人刘昊飞说:“本次融资黄太吉的产业思路更加清晰,商业模式务实可行,尤其是赫畅团队作为一线O2O从业者的务实态度,是我们再次加注的主要原因。”
和诸多创业公司有所不同的是,黄太吉的核心团队有7个人,CEO赫畅和6位不同团队负责人。餐饮专业公众号“餐饮老板内参”评论说,“赫畅是‘招牌’,是‘总管’,其余6人各自负责自己相应的一摊业务。这7个人做到了‘一呼百应’,赫畅一呼,6人齐上,7人一呼,整个团队立马前奔,不容易看到掣肘、跟不上的状况,即使有,很快就能做到补位。”
对于此轮融资的用途,赫畅说:“资金方面补充后,黄太吉希望在产能中心和运力两块基础设施加大投入,同时,黄太吉正式向各大传统餐饮品牌、创新型餐饮品牌发出邀请,黄太吉愿意共享其基础设施,共同做大精品外卖这块万亿大蛋糕。”
而对于未来,黄太吉还想打造所谓的餐饮外卖的金融创业生态平台,并在食材供应和供应链管理上提供帮助。
“黄太吉式”互联网思维
“黄太吉式”营销曾备受争议,甚至压倒主业,让人忘了黄太吉原来是卖煎饼果子的。
去年,黄太吉不花钱就拍出了《我要你开花》这部创业喜剧大电影,于12月12日登陆各大院线。近期,黄太吉又先后在两部国产喜剧电影《煎饼侠》和《港囧》中露面,尝尽甜头。
这与创始人不无关系,时常抛头露面的赫畅多次在演讲中提到英国维珍集团的创始人理查德?布兰森是他的偶像,后者被认为是媲美乔布斯的营销界神话级人物。
依托营销上位,“黄太吉式”互联网思维还体现在企业内部管理的互联网化。
黄太吉采用类似“滴滴出行”的抢单软件,由煎饼师傅实行抢单,而不是人为摊派,每完成一单计件一次;由一个店长,通过后台管理系统和现场视频监控,同时管理多家店,运用互联网工具和手段扩大店长管理能力,缓解扩张时店长人手不足的压力;基于微信端的信息通报系统每小时通报每一家店的订单、投诉等,并进行PK;以月、以周为单位的迭代速度进行优化。
三次转型
创始人赫畅曾对媒体表示:“我们三年探索了三种快餐消费模式,黄太吉最初只是一个中式快餐单品的互联网品牌,但现在我们已经成为对餐饮供应链具有重构价值的平台,一个完全基于移动互联网的精品外卖共享平台。
从单品连锁,到多品牌连锁模式,再到目前的精品外卖共享平台。正式进入外卖O2O阵营的黄太吉,面对的将是“新美大”、百度糯米、口碑、饿了么等一众对手。
赫畅坦言经历了三次认知转化——高价值的认知、高效率的销售和高频次的连接——这也决定了黄太吉的三次转型。除了线上信息的重组,O2O的本质是对供应链的重构,而销售本身是成为与用户建立连接的手段,而不是目的。
黄太吉未来将怎么做?
客户与平台定位。黄太吉主要针对在商务区办公的年轻白领和小资群体,满足他们日常就近用餐、安全健康用餐的刚性需求。“只做CBD三公里配送、不做全程覆盖、只做30—50客单价、只做中午一顿饭、只和品类内最好的产品品牌展开产品合作。”
隐性资产最大化。赫畅善于设计与传播,品牌的包装能力与社交媒体的营销能力是其独特的隐性资产。
2. 本站积分货币获取途径以及用途的解读,想在本站混的好,请务必认真阅读!
3. 本站强烈打击盗版/破解等有损他人权益和违法作为,请各位会员支持正版!
图片列表 >一个卖煎饼的黄太吉,凭什么拿下1.8亿融资?